古代教你如何骂人不带脏字

"无后"是古人常用的骂人词汇,用现在话将就是断子绝孙的意思,因为涉及到子孙,算是詈语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中就有"仲尼曰:'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'"孟子引孔夫子的话说,第一个用人俑来殉葬的人应该断子绝孙,因为他们以人俑殉葬,开风气之先,以致后来发展成以真人来殉葬,实在是太缺德了,因此诅咒他们"无后",这在骂人的语言中是很重的一句话。
"不没"是不得好死的意思,"死"也是古代骂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,中国人历来追求安康长寿,看重寿终正寝、死得其所,咒人不得好死也是很重的一句话,《左传》中就有"楚王其不没乎?"的记载。和"不没"同义的詈骂语还有"短命、死货、天杀的、小杀才、老杀才"等说法,《醒世恒言》中就有"妈妈道'你真是个死货!他受了我家的聘,便是我家的人了。怕他怎的!'"
以物或动物骂人也是古代詈骂语的一大特色,以物骂人,通常把人称作"什物"、"东西"、"死货"等。以动物骂人,或直接骂称禽兽、畜生,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中说:"杨氏为我,是无君也 ; 墨氏兼爱,是无父也 ; 无父无君,是禽兽也。"《喻世明言》中也写有 : "没天理的禽兽,做出这样勾当 !" 或直接骂人为猪狗、王八、忘八、驴,乌龟等动物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中便写有:"狄氏假意骂道'痴乌龟!你是好人家儿女'。
还有一种以贬低人身份地位骂人的,把人分为三六九等,贫富贵贱,詈骂语中,"役夫"、"奴才"、"役臣"、"厮"等都是此类词汇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中就有"那知县大怒道'刁奴才!你累得丈人家也勾了,如何还不肯休歇?'"还有一种以斥责人道德败坏,行为举止的詈骂语,"贱人"、"贱妇"、"泼皮"、"歪刺",就是此类指摘人品行不端,道德败坏的骂语。《警世通言》中就有"郡王见说,十分大怒,跌脚大骂'泼贱人!屈了可常和尚!'"
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古人骂人方式五花八门、层出不穷,真如鲁迅先生在《论'他妈的!'》一文中说的:"国骂之博大而精微:上溯祖宗,旁连姊妹,下递子孙,普及同性,真是'犹河汉而无极也'"。
实际上,詈骂语的出现并不稀奇,他是人类情感的正常表现,甚至常见于人际交往中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更是演变出无数新的詈骂语,也逐渐由"武骂"演变成更为含蓄的"文骂",得以登大雅之堂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